伏羲之爱|40%的中国成年肥胖女性的胸围在20年内增加了1厘米……
据媒体报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提供的数据,在拥有13.7亿人口的中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从2002年的25%上升至2010年的38.5%。然而,根据一组中国服装业提供的数据,中国城市女性的平均胸围为83.53厘米,比1992年增加了1厘米,男性的腰围在25年中增加了15%以上。
截至2013年1月15日,共有42,893名市民报名参加了上海市的100吨减肥运动,其中36,841人达到了运动要求,16,962人参加了第二次重申。约12,836名公民体重下降30,520.63公斤。仅在四个月内,上海就损失了30吨。
40%的中国成年肥胖女性的胸围在20年内增加了1厘米
你知道中国人的腰带有多胖吗?
保罗·弗伦奇(Paul French)在他的著作《财富:中国的腰围变化》中引用了一组中国服装业的数据:“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的平均腰围是63.5厘米,现在接近76.2厘米”。换句话说,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男性的腰围增加了15%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最高。40-50岁的男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与腰围相比,似乎更容易接受的数据是中国女性胸围的变化。目前,中国城市女性的碳、丁、戊杯销量不断增加,客户群包括20岁以下的女性。同时,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女性的平均胸围达到83.53厘米,比1992年增加了1厘米。这也表明中国女性越来越胖。
“胖第一”人群
毕业一年后,同学聚会总是在意料之中,除了换衣服和一张名片,“你很胖”或同学之间的第一次问候,这并不奇怪。刘斌(化名)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北京的一家国有企业。从那个夏天到春节,他增加了十磅。
刘斌只是少数快速发胖的人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中国有13.7亿人口,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从2002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38.5%,其中城市居民占大多数。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有50%到57%的人口超重。
根据中国判断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标准,201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6%和12.0%。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区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中获得的数据。
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足以引起世界的注意,那么必须说中国的腰围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区慢性病和危险因素数据,中国男性和女性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没有显著差异。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村居民。18~59岁劳动力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3%和11.8%。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2.3%和12.5%。城市中年女性肥胖率最高,为17.8%。
与2007年监测结果相比,2010年18-69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率有所上升。
“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发现,北方的肥胖率高于南方。在城市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的人肥胖率最快,肥胖率最高。男性的肥胖率略高于女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社区主任史晓明告诉记者。
然而,通过“标尺”——腰围的变化,致力于研究中国市场和行业数据的通雅咨询创始人保罗·弗伦奇(Paul French)和马修·格莱贝(Matthew Glebe)发现了一些有趣但不同的现象。
“肥胖对中产阶级来说尤其是一个问题。中产阶级越来越胖。他们是第一个接受新生活方式的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已经彻底改变了。这是中国肥胖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在《财富:中国的腰围变化》一书中写道。
早在2004年,北京市职业体检中心就对84个单位的10,399名公务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体检。体检中心公布的体检结果中,超重率为40.4%,男性超重率为58.4%。
2010年,40%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还没有体重的统计数据。1980年,在中国的街道上很少见到胖子,“将军肚”曾经是对他人的赞美。然而,比“一般腹部”一词的词义变化更快的是肥胖在中国的发展。
即便如此,中国也没有太多的极端肥胖病例。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人的肥胖程度似乎无法与美国人相比。根据西方肥胖标准,“我国的肥胖率只有5.1%”史晓明说道。
“然而,中国的超重和肥胖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在相同的体质指数(体重指数,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下,黄色人群的脂肪含量高于欧美人群。换句话说,即使它们看起来不那么胖,它们也有可能超过标准。”史晓明介绍。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世界标准是体重指数在18.5至24.9的正常范围内,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5,则超重,如果体重指数大于30,则肥胖。然而,我国的肥胖和超重标准是体重指数在18.5~23.9的正常范围内,超重在24以上,肥胖在28以上。“这一比较显示,尽管中国只有5.1%的肥胖率高于30,但接近这一指数的体重指数在28至30之间的比率为6.9%,这已经非常严重了。”
中国不是体重指数控制最严格的地方。在新加坡,超重标准是体重指数高于23,肥胖标准高于27.5。日本的体重指数也低于中国,超重和肥胖指数分别为23和27。
根据《富裕:中国的腰围变化》一书中的数据,1982年中国超重人口仅占总人口的7%左右,而在美国,肥胖成年人的比例已经达到26%。
十年后,199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5%的人口超重,约3000万人临床肥胖。
四年后,当1996年进行调查时,中国超重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到23%。
2010年,中国超重和肥胖成人总数达到40%。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