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之爱|肥胖真的会传染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肥胖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根据对1997-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9个省、市、镇、村各年龄段人口的体重都有所增加,超重和肥胖率从25.1%上升到39.6%。肥胖是现代文明和自动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并发症”,还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的“身体流感”?
哦,我的上帝!朋友让我变胖?
肥胖真的会传染吗?
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为期3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在生物学和行为方面都会在社交圈中传染。研究人员从1971年到2003年跟踪了12067名参与者。每2-4年,研究人员将记录参与者的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当体重指数超过30时,就被认为是肥胖。同时,研究确认了参与者的社交网络,记录了参与者的详细地址,并要求提供所有一级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兄弟姐妹和孩子)和至少一个好朋友的信息。
在排除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如性别、随年龄正常增加的体重以及经济水平的影响,研究获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当一个兄弟姐妹变得肥胖时,另一个人肥胖的风险将增加40%,而配偶之间的影响将增加37%。
然而,朋友的体重对体重影响最大。当朋友变得肥胖时,一个人肥胖的风险将增加57%。在这项研究中,如果两个人把对方列入他们的朋友名单,他们相互影响的风险将增加多达三倍。
有趣的是,体重相互影响,或者说传染性特征,似乎不会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消失。尽管这两个朋友住得很远,但他们对彼此体重的影响仍然存在。研究人员解释说,这种现象可能表明,肥胖的传播是通过改变一个人对可接受的体重或身体形状的感知而发生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对行为或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例如,当一个人在假日聚会上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并且注意到这个朋友有些“胖”,他可能会认为稍微胖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因为他的朋友吃得太多,他不知不觉地吃得更多。在那之后,这个男人回到了家,尽管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这个朋友了,他还是开始发胖了。但是这种影响在邻居之间并不存在。即使住得很近的邻居也不会影响彼此的体重。
然而,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尽管实验中体重增加的人数远远大于体重减轻的人数,但体重减轻也显示出类似的“传染性”特征。
它是在朱者赤附近,还是人们被分成几组?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后,争论和怀疑的声音似乎从未停止过。这场争论的核心内容正是社会科学研究一直面临的难题: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得出的结论有多准确?例如,我们如何确定“肥胖具有传染性”的原因是“接近朱者赤”还是“人们被分成不同的群体”——换句话说,是因为我们和肥胖的人交朋友,我们变胖了,还是因为我们有变胖的趋势,我们才和肥胖的人成为朋友?
乔治城大学的社会科学家汉斯·诺埃尔指出:“对于任何观察性研究来说,很难确保所有的混淆变量都得到正确的分析。”
包括印第安纳大学数学教授拉塞尔·莱昂斯在内的其他科学家质疑这项研究的统计方法。里昂认为,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分析存在本质缺陷。
然而,最初的研究人员,哈佛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克斯(Nicholas Christakis)和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社会科学博士詹姆斯·福勒(James Fowler)回应称,他们认识到了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的缺点,但仍然坚持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他们指出,尽管这项研究有争议,但目前没有人能提出更好的统计模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两位科学家发现吸烟、饮酒甚至快乐的情绪都具有传染性特征,并于2009年出版了关于社交网络对行为影响的《互联》(Connected)一书。这本书指出,一个人的行为在社交圈中将有三重影响,即对朋友的影响(第一种影响)、对朋友的朋友的影响(第二种影响),甚至对朋友的朋友的影响(第三种影响)。
(责任编辑:滕小兰)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